田慶軍認為,無論從資本、人才、市場任何維度看,新能源都是當下最火爆、最具競爭力的行業。制造業毛利率20%以上的市場沒有活力,“卷”意味著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于企業盈利模式的理解,田慶軍建議不僅應關注風機制造的毛利,而應從整體經營角度審視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配置資產,實現綜合毛利穩定。此外產業鏈上下游應當共享利潤,構建健康的產業生態,而非單方面追求某一部分的利益最大化。通過多元化經營、產業鏈上下游利潤均攤可以讓行業走得更遠。
田慶軍特別指出,雖然中國風電制造業毛利率下降,但全球市場是開放的,更具成本競爭力的中國風機已經在全球風電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遠景積極布局國際市場,2023年海外新增訂單近6GW,在中國出海整機企業中遙遙領先。預計未來若干年,國際市場的訂單規模和中國整機企業的競爭力均會持續提升,海外市場依然值得期待。
與會嘉賓談及近年來快速大型化和降本帶來的質量風險時,田慶軍表示,未來2—3年,質量管控不到位的廠家會出局。企業要正確評估能否承擔質量風險、是否有能力解決風險帶來的質量問題,通過人才、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在變大的過程中逐步變強。邁向“雙碳”目標的過程是一場長跑,足夠的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是堅持到最后的關鍵。整個產業鏈都面臨洗牌,從整機到零部件企業,如果不能提供又便宜又好的產品,很快會在市場上沒有生存之地。
展望未來,田慶軍認為,過去重點關注電源側、大通道、集中式能源供給,而未來將更關注消費側需求,分散式或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大規模應用將成為主流。氫氨醇等新型能源替代方式也將成為與電氣化并駕齊驅的重要能源供應形式。
當前面臨的技術挑戰主要體現在負荷側、源網荷儲與電源側的有效融合。現行規則往往要求二者嚴格分離,例如,氫氨醇項目不能向電網大規模送電,或只允許一定比例的電力上網,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多種能源間的交互協調,導致能源體系難以實現深度融合。消納與送出模式的割裂,成為制約風電及新能源進一步發展的重大障礙。此外,成本問題以及氫氨醇與其他工業結合的距離和技術難題同樣值得關注。長遠來看,在15—20年的規劃期內,某些國家和地區風電裝機容量與由氫氨醇帶動的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可能會達到相當水平,展現出相輔相成、共同繁榮的景象。
會上,遠景科技集團獲得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風格創意獎”和“人氣流量獎”,獎項表彰企業獨具匠心的展陳創意,為風電行業的大眾傳播教育和商業環境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